酷暑炎旱 澧县迎战
6月下旬以来,澧县已有38天未出现有效降水,旱情实属罕见,主要表现为降雨稀少、气温特高、蒸发巨大、蓄水偏少、损失较大。为应对此次大旱,该县五措并举,成效明显。
加强组织领导。县委、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,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调度部署。近段时间以来,县委书记邹如龙、县长徐荩、县委副书记马永忠、副县长赵长津多次赶到重灾区督导抗旱救灾工作,并召开调度会,要求全县上下以抗旱救灾工作为中心,打一场抗旱夺丰收、抗旱保民生、抗旱谋发展的硬仗,进一步统一思想,强化措施,强力推进抗灾救灾工作。从7月27日起,该县干部力量“一边倒”,全体县级领导下到抗旱一线,县直部门倾力服务,镇街取消休息日,全力抗旱救灾。
确保饮水安全。山门水库开闸灌溉后导致山门水厂水量不足,造成闸口、王家厂等8万多人饮水矛盾,该县防指紧急调度水泵从山门干渠提水,缓解了山门水厂供水矛盾。目前该县仍有2460人饮水困难,主要是一些高岗散户,分布在各个干旱死角。面对饮水困难问题,县长徐荩、县水利局长张华深入旱区一线办公,组织当地政府人工送水、就地打井取水,切实解决人饮困难问题;水利局饮水安全组深入饮水困难地区,慰问困难群众,检测水质水量,提供抽水机具等,帮助解决饮水困难问题。
优化灌溉调度。为应对旱情,该县防指提前谋划,6月底开始就要求王家厂水库加强蓄水保水。旱情出现后,该县防指第一时间召开灌区灌溉调度会议,及时向有关镇街下达了调度方案。从7月3日起,澧阳平原、山门水库、洈水灌区陆续开始灌溉,至8月1日8时三大灌区灌溉水方达到1.18亿方,35.6万亩农田得到有效灌溉。该县指挥部还及时启用抗旱应急水源工程,开启群星闸,引澧水10个流量补充水源,并及时关闭小渡口闸、十回港闸,抬高大坪排渠、澹水、涔河水位,为沿岸镇街20万亩农田提供了水源。7月26日,该县防指启用澧水青山干渠抗旱引水工程,将澧水引入旱区。
组织群众抗救。各镇街面对当前旱情,积极行动,快速反应,奋力抗旱救灾。镇街党政一把手深入一线,化解矛盾,协调灌溉;班子成员带领抗旱工作小分队,深入田间地头,发动组织群众,利用各种抗旱机具,开展村自为战、组自为战、户自为战。
部门全力配合。旱情发生后,县财政局紧急调度465万元资金,用于支付抗旱的各项开支。县气象局密切监视天气变化,并于7月31日晚上实施人工增雨。县水利局、县民政局、农业局成立抗灾工作组,全力投入抗旱救灾。国网澧县供电公司成立7个抢修小组,日夜奋战在抗旱保安全用电第一线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